跳到主要內容

教學活動設計 / 現代詩的流變

現代詩的流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素琴老師整理

五四與日據時代

一、   五四時代

1920年胡適新詩集「嘗試集」破舊立新。

1「創造社」浪漫主義詩派─郭沫若

2「文學研究社」現實主義詩派─周作人、朱自清

3象徵詩派─詭譎神秘。代表詩人:李金髮、戴望舒

4沉鐘社─情感濃郁深沉。代表詩人:馮至(1905~ 1993、十四行詩)

5新月派─格律派,講究文字情采與聲韻。代表詩人:徐志摩(1896~1931)、聞一多

二、   日據下的台灣

強烈表現鄉土意識與民族認同,描寫殖民地被屈辱的人民生活。

代表詩人:賴和、楊華

五○年代三大詩派 

1現代派:強調知性,主張新詩為橫得移植,而非縱的繼承。

 代表詩人:紀弦、鄭愁予、林泠、羊令野

2藍星詩社:強調抒情,重個人創作的自由。

 代表詩人:覃子豪、余光中、羅門、蓉子、敻虹、周夢蝶

3創世紀詩社:強調超現實性、獨創性、純粹性、世界性。反對通俗化、社會化、西化、政治化

 代表詩人:亞弦、張默、洛夫、葉珊

此時期雖主張橫的移植,有許多狂飆型的詩人與作品,但仍有一類詩人堅持文化中國的調子:

    余光中(1928~ ):古中國的愛加新中國的愁,東南方的中國風

  亞弦(1932~ ):北方小調的吸納與轉換,民初北方的中國風

    鄭愁予(1933~ ):轉化詩詞之美,仁俠豁達之情。長於五○、六○年代

  席慕蓉(1943~ ):蒙古人豪邁,諧和柔婉的綿密之情。席捲七○、八○年代

六○年代本土詩人興起

 此時期現代派的影響仍有增無減,但有一股不容忽視的鄉土詩發芽而出。

1笠詩社:以鄉土寫實為主流,承襲日據時代的寫實精神。

 代表詩人:陳千武、林亨泰、白萩、許達然

七○年代鄉土文學論戰

詩社:龍族、大地、草根、陽光小集

詩人:吳晟(1944~  )戰後台灣第一位鄉土詩人。

      向陽(1955~  )―以台灣話入詩,在語言上突破格局。

      莫那能(1956~  )原住民文學興起。

此時期新興詩人尚有:蘇紹連、蕭蕭、陳黎、張錯、蔣勳、白靈、羅青、渡也、杜十三、陳義芝

八○、九○年代後現代風

多元化:政治詩、生態詩(劉克襄)、愛情詩、圖象詩…

後現代風:科技的、創意的、多組價值系統的…

新興詩人:陳克華(我撿到一顆頭顱)、羅智成、焦桐、林燿德、夏宇(甜蜜的復仇)、簡政珍…

 

 

鄭心怡 李明儒 黃文琪 趙淑貞 陳雪芬
吳明玓
劉芷瑜 徐儷芬 曾如君 陳瑩嬑
林靜怡 李姿玲 吳薇儀 吳夙珍 陳佩珊
鄧淑華 潘怡君 陳  君 黃森茂 柯佩君
謝夢蕾
賴宣錂 郭冠琦 郭由融 高若凡

 
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