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物理教學強調理論與實驗並重,透過各種教具的使用,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物理現象,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。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,還能培養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思維。
志平老師的荒野傳奇
學歷: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系,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碩士
經歷:私立南山高中,台北市立松山高中
豐功偉業:
學科 | 物理科 | 教師姓名 | 周志平 | |
項目 | 主題名稱(著作、教科書、競賽、演講、評審……) | 年度(時間) | 獎項名次 | 備註 |
1 | 87年度遠哲科學趣味競賽,獲北區總成績第一名 | 87年10月 | ||
2 | 88年度遠哲科學趣味競賽,南山兩隊並列北區總成績第一名 | 88年10月 | ||
3 | 2007思源科學統合競賽全國佳作 | 96年8 月 | ||
4 | 國中理化課本(翰林版) | 90年9月 | ||
5 | 基礎物理(全華出版) | 95年7月 | ||
6 | 學測一點靈(全華出版) | 99年3月 | ||
7 | 物理制霸(全華出版) | 99年3月 | ||
8 | ||||
9 | ||||
10 |
物理科的大代誌
透過理論與實驗並重的教學方式,激發學生對物理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
多元教學活動
使用教具,讓理論與實驗並重方式教學,提升學習效果。
跨學科合作
與數學科、化學科進行協同教學,建立學生完整知識體系。
校內外參觀教學
每年與科研社舉辦中研院參觀教學、科教館參觀教學活動。
學科多元教學活動
跨學科合作
統整數學科:於力的分解與結合的教學上,教授三角函數與向量概念。
與化學科合作:於原子結構與光譜成因的教學上採協同教學方式。
校內外實際參觀教學活動
每年與科研社舉辦中研院參觀教學、科教館參觀教學,讓學生能夠接觸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和展示,拓展視野,激發對科學的熱情。
應用資源情形
資訊融入教學成效
利用Flash動畫或影片資料,將抽象難懂的觀念或現象具體化,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物理概念。
透過多媒體教學,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如波動、電磁感應、量子力學等抽象概念,提高學習效率。
多元評量方式
依據學生進行實驗中後之表現予以評分,建立學生正確的實驗態度與能力。
課堂餘時間,鼓勵學生多閱讀科普讀物,依讀書心得酌予加分。
鼓勵學生上網聽有關科普的演講,並撰寫心得報告,酌予加分。
老師利用資源專業成長
鄭素媚老師多年擔任臺北市物理科輔導團教師,站在課程發展最前線,帶領本科教師群進行專業成長。
教學研究會研發成果
製作抽水泵、浮沉玩偶、共振擺、萊頓瓶、變壓器等教具,配合教學單元,讓學生可以動手做學物理。
每年固定編修學習資料與上課講義。
學科專業成長社群
特色課程與自製教材的研發,促進教師專業交流與成長,提升教學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