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歷史科 / 教學資源

臺灣史

1、史前文化分期表

 

時代

地質年代 
(約距今)

代表文化及其分佈

居住型態

生產方式

工藝技術

其他

舊石器時代

50,000~5,000

長濱文化: 
東部海岸、恆春半島 
網形文化:北部

居住在海邊洞穴,為短期定居的小型隊群

採集、漁獵

粗製打製石器
(礫石砍伐器)

可能與東亞大陸有關係

新石器時代

早期

6,500~4,500

大坌坑文化: 
西半部、澎湖群島

河邊或海邊、湖岸的階地,為定居的小型聚落

採集、魚獵、游耕方式種植根莖類作物

石器:出現磨製石器
陶器:紅褐色含沙粗繩陶,以罐、缽為主,又稱「粗繩紋陶文化」

與長濱文化無繼承關係,部分來自大陸東越

中期

5,000~3,000

北部:圓山文化、芝山岩 
中部:牛罵頭文化 
南部:牛稠子文化 
東部海岸:繩文紅陶文化

海岸低地與溪流台地的長期定居性聚落,屬於部落社會

進入初期榖類農業階段,作物為小米、稻穀。 
飼養「狗」

石器:農具為主 
陶器:陶質細膩、紋飾精緻、形制多樣(盤、碗、豆),亦稱「細繩紋陶文化」

信仰與風俗: 
晚期圓山文化(植物園文化)有拔牙風俗、行仰身直肢葬或罋棺屈肢葬

晚期

3,500~2,000

北部:植物園文化 
中部:營埔文化 
南部:鳳鼻頭文化 
東部:卑南、麒麟文化

除不斷向內陸、山區擴散外,由龐大墓喪群與豐富陪喪品顯示社會結構、家庭組織相當發達

農業為主,採集、漁獵仍然重要

各式日用品與陪葬品
石器:板岩石棺、石柱 
陶器:精美的彩陶、黑陶 
玉器:大量使用,代表物:人形獸玉器

信仰與風俗: 
麒麟的巨石崇拜、卑南文化行仰身直肢葬 
戰爭出現: 
帶孔人牙飾品與無頭葬 
各文化已有往來、交流

金屬器時代

2,000~400

北部:十三行文化 
中部:番仔園文化 
南部:蔦松文化 
東部:靜浦文化

社會有貴賤之別,部落規模擴大、多社聯盟 
各地出現複雜族群關係

種植榖類為主,採集、漁獵仍然重要 
與東南亞、中國有貿易行為

石器:不多 
陶器:形制多、質地硬 
鐵器:十三行文化已可煉鐵
漢人銅器、瓷器、錢幣與玻璃珠

信仰與風俗: 
十三行文化側身屈肢葬 
與平埔族文化關係密切

 

中國史

如何在一學期內教完中國歷史   張元教授     2007 年5 月

如果我說,歷史是一門講道理的學問,大家不會反對吧。如果從「道理」的角度來看,一個學期的高中課程要講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,可能嗎?除非這門課程非常簡單,只講一個歷史發展的大概而已,不然一個學期是不可能講得完的。為了講完中國歷史的課程,而只講一個發展的大概,這是合乎道理嗎?我們還可以問:高中學生的中國歷史課程,只需要知道一個「發展的大概」嗎?最重要的問題,恐怕還是:學生為什麼要學「中國歷史」,或者為什麼要學「歷史」?如果我們說,歷史是有用的,請問:用處何在?有人說,歷史可以培養學生的「思維能力」,沒錯,這是很重要的。我要進一步問:思維能力又如何從「歷史」這門課中培養呢?

我們說歷史是一門學問、一種知識,那麼,這門學問或知識就有它的特殊性,有它特有的性質、結構與方法。請問:學生是不是應該知道一點?我們是不是在教學中,也應該教到一點?歷史知識中,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呢?大概是「實質概念」與「第二層次概念」吧。我們在教課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把這些「概念」也讓學生有所知悉呢?有了對於「概念」的認識,就知道歷史知識是「建構」出來的,所以,歷史知識的基礎是「解釋」而不是「事實」。為什麼學生總覺得記了很多「史實」,就是學了很多「歷史」?我認為這是有原因的,多少反映了很長時期老師在教歷史時,以為「歷史」就是指過去發生的事;儘管過去發生的事很多,其中「最重要」的、「最值得記住」的,就是我們要教、學生要學的「歷史」。這樣的想法,完全不了解「歷史」一詞的兩層意思,把第一層的意思──「過去發生的事情」,當成了「歷史」的全部;對於第二層意思,亦即「對過去的理解與表述」,幾乎欠缺認知,未能清楚認識「歷史」的第二層意思,才是歷史老師最應著重的地方。

一學期講完中國歷史,而且要合乎教學理論的教完,是不可能的。但眼前的課程就是如此,我們該怎麼辦呢?首先要弄清楚,我們教課的目的是什麼?如果只是為了幫學生在入學考試中取得高分,迫使學生不斷記誦他們全然不感興趣的書本內容,完全抹煞了求知慾與好奇心,無法達到教育的目的,這樣的課程有何意義可言呢?所以,我們應該想到,這門課程有其重要目標,那就是帶領學生進入中國的過去,去學習一些有價值、有意義的知識,而不是只為了考試。

如何在一個學期內幫助學生認識中國歷史?時間太少,能做的有限,做得不好,這是難免,但仍可一試。首先,大段落的歷史圖像,老師要讓學生清楚感受到;其次,重要的歷史人物要栩栩如生地刻劃出來;第三,要隨時提醒學生,我們在理解過去,是用第二層次概念中的某一個概念來理解,這些概念包括時序、變遷、因果、證據、解釋還有神入等。

中國歷史內容豐富,教課時間太少,選擇就很重要。要想好這一段歷史圖像,我們怎麼勾勒?眾多歷史人物的眾多故事之中,我們挑選哪一個?我們要介紹現代史家嗎?為什麼要介紹他?如何介紹?這些都要好好的想一想。

學生能不能夠認識到、感受到中國歷史,覺得這門課有點意思、有點趣味,決定於老師的「講授」。老師要講的,不是一門冷冰冰的學問或知識,而是一些過去發生的道理至明或影響至深的事情,既要我們用理性去認知,也要我們用感性去體會。老師對歷史的感情,最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共鳴。

我們不是常說:以學生學習為中心,老師只是居於引導地位嗎?但是,不要忘了,學生的獨立思考是需要老師引導的;而學生學習之中,最重要的不是聽老師講課,而是在老師引導下的自我學習。當然,自我學習之中,最為關鍵的無非就是「閱讀」。學生要真有收穫,非得下功夫不可。閱讀是最可以下功夫的地方,也是最有成效的辦法;問題是,讀什麼?怎麼讀?非要老師指導不可。學生課業繁重,不可能讀整本的書,如《萬曆十五年》,就是讀完了,真正得到好處嗎?不一定。所以,也要選擇,而且要審慎精選,選出合乎學生程度,又不影響他們課業的讀物;重點不在長短,而在學生讀後能對歷史知識的增進有所幫助。大家花一點功夫,選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篇章,寫一點引導或解說的文字,讓他們可以用最短的時間,得到較多的收穫,也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。談到這裡,或許不能不說點考試。今天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命題不佳,主要是欠缺明確的考試目標。今天他們所用的還是十幾年前我擬的,題目不佳,說明這些目標是不妥的,是需要重新擬定了。怎樣擬定,需要理論的支持,也需要不斷的討論,更需要有人來做命題研究的工作,大考中心沒人,大學教授不做,誰來做呢?我們要有一股「捨我其誰」的氣概才對!

中國歷史的教學,普遍說來成效不彰。許多地方需要改進,教育改革需要熱情,更需要合作,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集合眾人,力量就很可觀。有些人做課程設計,有些人做閱讀精選,又有些人做命題研究,集合起來,就可以做出許多中國歷史教學的輔助資料,可以供許多老師用於課堂教學。這樣的話,就是時間很少,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認識中國歷史,甚而也會喜歡中國歷史。

教育工作,所謂百年樹人,我們的態度應是「但問耕耘,不問收穫」,但我們也相信「功不唐捐」。我們的付出,應在於我們的創新與改革,而不只是一再重複那已經證明無效的事。

科        目

分   機   號   碼

歷 史 科

340     342

地 理 科

341     342

公 民 科

340     341

 

跳至網頁頂部